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新闻

东莞八达路“五金一条街”的进与守

时间: 2014-05-05 14:32:36     来源: 东莞市联利滑轨制造有限公司

 
       今年是东莞改革攻坚年,到达拐点的爬坡越坎阶段,莞版改革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,注入了一针强大的催化剂。可以肯定,东莞从来不缺乏在各个行业领域探索的市场主体,得制度红利的刺激,它们必然焕发新的活力和生机。在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时间表上,这些行业领域市场主体的探索,充分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,以各式野蛮生长为“活力东莞”做出最朴实的诠释。

   一批依附“东莞制造”而自发形成的专业街,就是其中经典样本。八达路五金机电街、寮厦鞋街等专业街,伴随东莞产业、城市发展的每个重要节点应运而生,准确找到市场机遇的切口。记录它们的成长,探测它们的温度,捕捉它们的表情,传递它们的求索,将为抒写“活力东莞”的鸿篇巨著添上一笔浓墨。

   夹杂着机油、塑胶和切割金属的味道,每一天在八达路空气里如散兵游勇般弥漫。只有当夜幕拉下,才会逐渐变淡。

   老城区莞城的八达路,长约1.5公里。说到八达路,老“五金人”会沉浸在黄金时代的甜美记忆里。鼎盛时期,街头巷尾曾聚集了近2000家大小商户,滋养怀着淘金梦的人群无数。

   今天专业市场迭出的时代,八达路仍在实践10多年野蛮生长的市场哲学,在优胜劣汰的游戏规则下延续创富传奇。然而不能回避的是,这条制造产业链孕育的专业街既有对经济温度的敏感,也有转型升级大潮前守望的孤独。

   这里只有门店

   八达路上的商家基本以代理全国五金机电产品为主,一般没有自己的工厂,“前店后厂”的老板在这里少见。

   4月22日,对八达路两边临街商铺的主人,又是普通的一天。早上8点以后,陆续有商铺咔咔地推起卷闸门,一天又开始了。大部分商铺门面五六米宽,铺内空间也不宽敞,夫妻店不少,往里延伸的货架摆满诸如螺丝螺母、水管开关、插头、门阀等产品,机电设备大件产品多数装在专业木箱靠墙搁置。

   商铺的招牌打上了“公司、经营部、五金行”等字眼。生活气息已很难看到,老板或工人大多不住店内,早上从各个方向聚集八达路,晚上8点以后又逐渐散去。八达路上的商人们,一年365天都在重复这种节奏。

   在东莞五金机电业,风行一种说法:到了八达路,能买到办起一家厂的机电设备和五金产品。这句话有些夸张,但并非没有道理,可看出产品品种齐全。

   百度地图上的八达路,密集地散落了与五金机电有关的标志:电气、电缆、机械设备、机电、水暖五金、阀门、轴承……一种专业气息自然外露。从莞太路转入八达路,每个人印象最深的不是建筑的迟暮之色,就是临街密密麻麻的五金机电商铺。

   走过八达路的一排排临街商铺,莞城人何静波找到了似曾相识的感觉。他离开临街商铺有一些时日了,玩起了另一个五金机电生意——经营五金机电专业市场。他的专业市场,也在八达路上。

   作为东莞五金机电商会会长的何静波,经营五金机电生意20多年。上世纪90年代他来到了八达路,此前在莞城的解放路上开五金机电商铺。如今留在解放路的商户,以销售机电产品为主。“温州、潮汕、福建人是最早的一批。”

   这么多年来,何静波看着商家越来越多地聚集到此地,“赚到钱的占多数”。他提醒记者,一定不能小看商铺有些陈旧,也不要小看商铺不起眼,到八达路时间长的老板早就赚起几桶金了。

   和东莞很多的工业专业街不同,八达路周边并没有相应的五金机电设备制造工厂。何静波告诉记者,现在八达路商家基本都是代理全国五金机电产品,一般没有自己的工厂,“前店后厂”的老板在这里少见。

   何静波说,八达路是东莞历史最长的五金机电集散市场,“自发形成,沿街而兴”。最繁荣时期大街加上小巷的商户有2000家,五金机电产品一年营业额业内说法达到了300亿元。

   聚丰五金机电市场大门附近,有一家去年年底从运河东路迁来的五金店,专营各式螺丝、螺母,店面100平方米左右。老板陈先生告诉记者,商铺租金一平方米超过了100元,在八达路还不算贵的,“看中的是这个商圈的知名度”。据东莞五金机电商会的信息,八达路一带临街铺面租价为每平方米100~150元。

   那些黄金年代

   八达路五金机电专业街的起点在1998年。那一年莞太路、解放路上的五金机电商人纷纷自发流往八达路,来自其他地方的五金商人也跟之涌入。

   八达路五金专业街的由来并非偶然。

   上世纪80年代,现在莞城的解放路、莞太路,集中了一些经营五金机电产品的商家。何静波最早接触五金领域的起点就在解放路,因家中有长辈从事五金机电工作。那个时代,正值东莞工业经济起步的阶段,五金机电生意还算不错,主要是来自温州、潮汕的人在做。“当时还没八达路的事,戴屋庄的一些民宅被用来做仓库”。

   进入90年代中后期,港台美韩等外资企业纷纷到东莞投资设厂,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,城市建设的完善和扩张也在加快。“解放路、高第街区域成了行政中心,最早的一批五金人开始迁移。”何静波如是说。

   商人的理性和嗅觉不得不让人佩服。何静波说,当时金牛路附近学校、政府机构多,不适合五金机电商家的发展。

   当时八达路比邻解放路,对接莞太路,搬迁成本低。更重要的是,东莞老汽车总站就位于八达路对接莞太路的另一边——创业路口,密集的客运人流集中在创业路一段,不会造成八达路的路况拥堵。最终,这些有利的条件吸引了五金商人的就近入迁。

   八达路五金机电专业街的起点,定格在1998年。何静波说,那一年莞太路、解放路上的五金机电商人纷纷自发流往八达路,来自东莞其他地方、甚至外地的五金商人也涌入。现在的格局,大致是“本地人卖轴承,潮汕人卖线缆,福建人卖锁件”。

   另一位在八达路淘金的商人陈国文,也随潮而动,2000年把门店搬到了八达路。

   陈国文来自江西,90年代初受深圳公司的安排,来到莞太路的五金门市部工作。“没有五金街前,八达路的门店以做餐饮为主,因为附近有东莞老车站的缘故。”1994年前后,看到东莞五金机电市场的他,从深圳公司辞职单干。其时,外资在东莞投资办厂的势头有增无减,五金机电商人每天都要接待几批有实力的采购大户。

   何静波和陈国文不约而同都把八达路的“黄金时代”,集中到2000-2005年,“租金普遍是一平方米要200-300元。”而一铺难求是最真实的写照。一个那个时段难以求证的版本是,有商人为做生意,帮原来的租户还了赌债,再以每月8000元承租到了约60平方米的商铺。

   事实而言,2000-2005年也是东莞发生翻天覆地的黄金岁月。经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长期铺垫,“东莞制造”链条开始源源不断创造财富,2001年东莞GDP不到500亿元,到了2005年已接近2200亿元。东莞老汽车总站搬迁、东莞大道通车等标志性事件都发生在那个时期。企业扩张加快,城市建设提速,成就了八达路的“黄金时代”。